近日,一则“外国游客在江苏镇江误将寿衣当传统服饰购买”的视频在网络引发热议。视频中,多名外籍顾客在一家专售寿衣、百岁衣的服饰店内挑选商品,甚至有人试穿寿衣,网友调侃“以为进了唐装店”。涉事店主回应称,已主动说明商品用途并婉拒不当销售,最终仅售出几顶老人帽,其诚信行为获网友点赞。
10月19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发布视频称,镇江市一家专营寿衣、百岁衣的服饰店前,多名外籍顾客驻足挑选,其中有人试穿寿衣,引发路人围观。视频配文戏称:“外国友人以为遇到了唐装店”“是不是把寿衣翻译成了‘增寿的衣服’?”更有广西网友表示,曾见过非裔女子身着寿衣购物,称“文化差异闹乌龙”。
事件迅速发酵,部分网友调侃“寿衣变时尚”,但更多人认为需尊重文化禁忌。有评论指出:“寿衣在中国文化中有特定含义,店主应明确告知,避免误会。”
10月20日,涉事店铺老板接受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采访时澄清,店铺并非殡葬用品店,而是专售寿衣、百岁衣的传统服饰店。“昨天一群外国人来店里挑寿衣,给我整得莫名其妙。”老板称,因语言不通,他通过手势和简单英语向顾客解释商品用途,但对方仍坚持购买。
“他们把寿衣往身上穿,我立马觉得不对劲,赶紧说‘这个不能卖’。”老板回忆,顾客误以为他要涨价,甚至比划“多给钱”,但他坚持拒绝,最终仅售出几顶适合老人佩戴的帽子。老板直言:“虽然他们不懂中国文化,但咱不能蒙人,做生意要有良心。”
事件背后,文化差异成为焦点。有民俗专家指出,寿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送别”,与日常服饰截然不同,但在西方文化中可能缺乏对应概念。部分网友认为,店主已尽到告知义务,顾客应尊重当地习俗;也有人质疑翻译软件或导游未说明,导致误会。
此外,曾有类似案例引发争议。2023年,某海外博主因穿中式寿衣拍照被网友批评“不尊重文化”,最终道歉删帖。此次事件中,店主的诚信行为获网友力挺:“拒绝诱导消费,这才是中国商家的担当!”
事件曝光后,网友评论两极分化。部分人调侃“文化碰撞太有趣”,但更多人严肃讨论文化尊重问题:
支持店主:“语言不通还坚持说明,比某些坑游客的商家强多了!”
反思文化差异:“出国前应了解基本禁忌,店主没义务为无知买单。”
建议改进:“店铺可挂英文警示牌,或通过导游提前沟通。”
旅游行业人士建议,外籍游客在华消费前可通过以下方式避免误会:
提前了解文化禁忌:如寿衣、纸钱等特殊商品的含义;
借助专业翻译:通过导游或翻译软件确认商品用途;
尊重商家意愿:若商家明确拒绝销售,应停止坚持。
同时,商家也可采取措施减少冲突,如标注外文说明、培训员工基础外语等。
面对关注,涉事店主表示,未来会在店内张贴多语种警示牌,并学习简单外语以便沟通。“希望外国朋友能更了解中国文化,也欢迎他们来体验传统服饰的美,但寿衣这种有特殊意义的,还是得说清楚。”
来源:红星新闻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自贡在线APP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自贡在线APP联系删除!未经自贡在线授权,禁止转载!举报电话:18909006163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