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成功

16年自发寻访670余位抗战老兵 志愿者:想把他们的故事告诉更多人

“展出这些抗战老兵的影像,是想让更多人知道这些抗战中的个体故事……”在重庆市南岸区下浩里景区“关爱抗战老兵影像展”展览区域,展览志愿者王纯正为前来观展的市民详细讲解抗战历史和抗战老兵们的故事。

志愿者为市民、游客讲解展览内容和个体故事。
这场以“山河新征程·老兵永定格”为主题的展览,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役战斗,以及参与其中的539位抗战老兵的影像。
“展出的500余位老兵只是我们找到的一部分,从2009年到现在16年时间,我们一共找到了670多位抗战老兵,至今健在的有24位。”志愿者王纯告诉封面新闻记者。

抗战老兵影像(部分)。
因抗战电视剧结缘 志愿小队踏上公益之路

王纯是“关爱抗战老兵重庆志愿者协会”的发起人、组织者。她的志愿者之路源于16年前的一部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
“看着电视剧中战士们与日军作战的艰辛,我和我妹妹就想去电视剧的取景地——滇西看看先辈们奋战的地方。”王纯说,正是这次旅行,她们结识了志愿服务路上的小伙伴——一位80后的年轻人小何。
“聊天的过程中才知道,小何也是因为电视剧到的滇西,且他也是重庆人。”三个人在聊天过程中,初步有了“寻找抗战老兵”的想法,并开始在网上搜寻老兵们的线索。“那时候网上很流行博客,博客上时不时有一些线索,我们想看看自己能不能为这些先辈们做点什么。”
2009年9月,小何率先找到了一条疑似线索:重庆江北区唐家沱,一位名叫邱大明的九旬老人上过战场,很可能就是一位健在的抗战老兵。
“9月13日,我们三人再加一个朋友,一起到了邱大明爷爷家里。”通过询问,他们确认了邱大明老人就是一位抗战老兵。

2009年9月13日,志愿者们走进寻访到的第一位抗战老兵邱大明老人的家中。
“邱大明爷爷清晰地介绍,1937年,他在新婚3个月后随川军第20军出川,奔赴前线,参加了淞沪会战、南昌会战等多场战斗。”王纯说,邱大明老人和妻子因战争失散,60年后再重逢,这个故事更是让他们感动不已。
“邱大明爷爷是我们找到的第一位抗战老兵,但是从我们找到他,直到他去世,只有短短65天时间。”王纯说,在老人生命的最后时光里,他们为老人筹集了近1万元的善款,用于改善生活、治病买药。同时,每隔一两天,他们也会前去看望、陪伴两位老人。

抗战老兵邱大明。
2009年11月17日,邱大明老人去世。短短65天的陪伴,却在王纯心中种下了“坚持”的种子,这段经历成了她公益之路的起点,此后的16年,她和其他志愿者们一直坚持寻找、关爱抗战老兵。

志愿者寻访抗战老兵。受访者供图
因“病”相识 “捡到”百岁高龄老兵

在“关爱抗战老兵影像展”展览中,封面新闻记者注意到至今健在的24位抗战老兵中,最高龄者是生活在重庆涪陵的况仲庸老人,今年已108岁。
“找到况仲庸爷爷其实很巧合,是我在住院的时候发现的。”关爱抗战老兵重庆志愿者协会涪陵区域的志愿者刘晓云说,2020年夏初,因工作压力,她突发耳鸣在涪陵中医院住院治疗。同病房一位病友的陪护大姐主动前来“借床”,两人畅聊了一番,刘晓云也由此获悉大姐的父亲已经百岁高龄。
“‘他当过兵没有?’当时我就直接问了大姐,因为在我们志愿者的头脑里时刻绷着一根弦,只要是90岁以上高龄的人,都要问他当过兵没有。只要当过兵的,就有可能是抗战老兵。”刘晓云解释说,陪护大姐也很直爽地回复,“当过。”
直觉告诉刘晓云,她可能遇到了一位抗战老兵的家属。“他现在在哪里,可以过来医院吗?”在刘晓云的热情邀约下,大姐的父亲很快就来到医院与之见面。
“老人戴着一顶红色的棒球帽,给我的第一眼印象就是,个子虽瘦小却气色红润,性格开朗,耳聪目明又很健谈。”刘晓云说,这位老人就是况仲庸。

志愿者刘晓云(左一)与百岁抗战老兵况仲庸(右二)。受访者供图
经过询问,刘晓云得知况仲庸出生于1918年,彼时已经103岁。“他说在一次战斗中,他所在的部队遭遇日军猛烈攻击,战友纷纷牺牲,他也被炮弹炸昏了过去。”
而当况仲庸再次醒来时,已经被埋在了战友们的尸体下方,日军则不断用刺刀刺挑尸体。在战友们的“掩护”下,况仲庸虽然肩膀、腰、腿等多处被刺伤,但所幸未被刺中要害。伤痕至今仍留在他身上,成为历史的见证。
“因为况仲庸爷爷只记得自己的战斗经历,记不得他部队的番号,所以我们先后四次探访了老人,做了三次鉴定,最终他的身份被确认,是王劲哉部一二八师的幸存老兵。”刘晓云说。
彼时,是刘晓云成为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的第5个年头,她的志愿服务路上有了第一位自己亲自找到的抗战老兵,且是当时找到的所有抗战老兵中年龄最大的一位。
两年后,通过况仲庸老人,刘晓云又找到了第二位抗战老兵——周建明老人。周建明老人在1943年休学期间自愿参加军队,参加了湘西会战中最艰难的“青岩阻击战”。刘晓云说,况仲庸老人和周建明老人,也是目前涪陵区域仍健在的三位抗战老兵中的两位。

老兵周建明老人。受访者供图
截至目前,刘晓云已经加入关爱抗战老兵重庆志愿者协会10年时间,从一位普通志愿者到区域负责人,她用行动为抗战老兵带去温暖,也为历史留下了真实印记。
刘晓云的坚持不仅照亮了老兵的人生,也点亮了自己内心的光,“我们涪陵片区共找到46位抗战老兵,我们无法改变他们的过去,但至少可以在他们晚年,给予尊重与温暖。并且,通过关爱老兵的行动,我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最后一个敬礼”。弥留之际,抗战老兵刘长模向志愿者们还以军礼。受访者供图
寻访抗战老兵16年 志愿者:我们还在路上

“抗战老兵,作为中华民族历史的重要见证者,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部鲜活的历史书。随着岁月流逝,这些见证者正逐年减少,而他们的故事也面临着被遗忘的风险。”在“关爱抗战老兵影像展”展览现场,志愿者陈晓将这句话告诉给每一位观众。
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们来自各行各业,加入到志愿者团队,有的是因为一次“顺路帮忙”,有的是因为一部电视剧,有的是因为家中长辈就是抗战老兵……如今,关爱抗战老兵重庆志愿者协会已经从三人小队发展到成百上千人,走过了16年。
在这16年时间里,他们翻山越岭走访了重庆38个区(县)以及四川广安、达州等地,共寻访到670余位抗战老兵,倾听并记录老兵口述历史、拍摄老兵影像。
“因为这段经历,我们也收获了很多,不仅是对这段抗战历史的理解,还有老兵们乐观坚强、经历苦难后仍然笑对人生的态度。”陈晓说。
“16年、670多位老兵,这不仅是一组数字,更是一段段鲜活的历史、一个个被重新点亮的生命。”王纯说,如今,健在的抗战老兵越来越少,但他们的故事不会被遗忘,和时间赛跑的志愿者们仍在寻找,仍在记录、整理、传播,“我们不会停下脚步,直到最后一位老兵安详离世。”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自贡在线APP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自贡在线APP联系删除!未经自贡在线授权,禁止转载!举报电话:18909006163
全部评论
  • 默认
  • 最新
  • 楼主
你的热评
游客
发表评论
最热秦菜圈
  • #每日打卡签到##每天一条秦菜圈##留住,这一刻#

    紫.霞

    19
  • 岁月悠长,愿我们坦坦荡荡!早安☕️

    大漠射手超哥

    19
  • 分享了小视频

    我命由我不由天

    18
  • #每日打卡签到#

    卢勇

    17
  • #风景随拍#

    W能

    15
  • 这个要赔多少钱呢?

    ~凡人不雅~

    15
  • #风景随拍#

    W能

    14
  • 分享了图片

    只剩下高了

    14
  • 天天签到,领取专属福利

    钓鱼的姜太公

    14
  • #每日打卡签到#名利如云烟,健康才是根本;热闹终会散,陪伴才最珍贵。走得再远,也别忘了为什么出发。累了就歇一歇,烦了就静一静。别为了虚妄的认同,丢了真实的自己。人生下半场,拼的不是速度,而是心境。

    XIEMR168

    14
热点推荐

安装应用

免费下载自贡在线
这是app专享内容啦!
你可以下载app,更多精彩任你挑!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