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秋:不懂规矩要吃亏,牢记养生“四字诀”,为家人收藏!
转自微信公众号:原创爪间墨国学生活
2025年08月07日 05:25浙江
养好脾胃,护好肺气,稳住心神,调整作息。2025年8月7日农历闰六月十四,星期四13点51分19秒立秋,至!
年年立秋,岁岁不同。《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有言:“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所谓“揪敛”,就是万物收敛,逐渐内藏。自今日起,节气步入“立秋”,阳气渐收,阴气渐长,草木始凋,天高气肃。如果不懂得转变,容易吃亏,拖垮身体。今日立秋,学懂养生“规矩”,方能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为自己、也为家人守住健康,养好底气,安稳过秋冬。秋初养生,“四字诀”为先一、秋补正当,谨贴“秋膘”但很多人一听“贴秋膘”,就把补当成吃肉。然而,所谓“贴秋膘”,是指在秋高气爽、胃口回升之际,适当进补,储存能量,为寒冬做准备。若再一味大补、猛吃油腻,往往补了“虚胖”,反倒失了健康。补,也要有节。不可暴饮暴食,懂得适可而止,少量多次,注重温润不燥、易消化为主。二、秋悲伤肺,情志宜静立秋之后,白天虽热,早晚却逐渐凉爽,秋风一起,心绪也容易跟着变化。中医认为:“悲伤肺。”秋季对应五脏中的肺,而情绪上的悲秋、感怀若无调适,会伤肺气、损免疫,甚至引起呼吸系统疾病。此时,应主动调整心态。读书、养花、登高远眺、散步微汗,皆是调节情绪、涵养神气的好方式。三、秋敛阳气,作息规律《黄帝内经》云:“秋三月,此谓容平。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意思就是秋天养生,首重调息作息,要早睡以养肺阴,早起以顺阳气收藏。立秋之后,昼渐短、夜渐长,是阳气潜藏、阴气渐长的过渡期。作息紊乱,影响睡眠质量,更容易使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体质下降。尤其是中老年人,更要遵时守气,顺应天时。晚上10点前入睡,早晨6-7点起床最宜,并逐渐减轻白日运动强度。顺应时节,“三防”不可少一、防“秋燥”伤肺《内经》中指出:“秋伤于燥,上逆而咳。”秋燥伤肺,肺伤易咳。秋燥是立秋之后的主气,肺为娇脏,稍不留神就会出现口干咽痛、皮肤干裂、咳嗽咽痒等“燥症”。“燥则润之”,饮食方面,应多食用润燥生津的食物。如雪梨、莲藕、百合、蜂蜜、银耳、鸭肉等,少食辛辣油炸食品,忌食燥热之物。二、防“秋老虎”复来“秋老虎”,指的就是立秋之后出现的一段回热天气。立秋遇三伏,暑气不减,早晚虽凉,中午依旧炎热,而“秋老虎”也横行无忌。昼夜温差拉大,湿热未退,反复交替,人易烦躁,体力易透支。室内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饮食清淡,多饮水,少吃冰冷油腻;老人孩子要特别留意补水与休息。三、防“秋感冒”潜伏立秋时节,是一个换季的关键点。而此时,人们总是穿得五花八门,不合时宜,稍不注意,极易感冒。很多人听过“春捂秋冻”,但这句话要分人分时。“秋冻”要有度,体质偏弱、年老者,切不可贪凉。早晚适当增加一件外套,晚上睡觉注意盖好薄被,避免夜间受寒。传统入秋,不妨行“秋”事一、秋运动,微汗养精神俗话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动则生阳,静则敛神,秋日锻炼,宜“缓”,不宜“猛”,适度运动,不仅提升免疫力,更能防止“秋乏”、“秋困”。以舒缓、调气为主,推荐散步、太极、八段锦等,让身体微微出汗即可。而最好的运动时间,是早晨七点到九点,阳气初升;或者傍晚五点,阳退而阴未盛。二、秋吃二食,传统有讲究1.吃蜜不吃姜:蜂蜜民间讲:“早上三片姜,赛过喝参汤。”但立秋之后,这句谚语要变了。姜性辛温,夏季驱寒有功,秋季却易上火动热。入秋后,气候干燥,宜养阴润燥,应“吃蜜不吃姜”。蜂蜜滋润,可安神润肺,每日清晨一杯温水加蜜,是最柔和的养肺良方。2.吃果不吃瓜:秋桃立秋之后,还要谨记“秋瓜坏肚”。很多时候,西瓜或是香瓜,最好不要随意乱吃,小心损伤脾胃阳气。
而桃子,是时令水果,水分充盈,果肉鲜嫩香甜。
性温,既能清热,又有温补的作用,特别适合体质偏虚或脾胃较弱的人群。而立秋吃桃,也是传统习俗之一。人们相信,在立秋当天吃下一个桃子,并将桃核保存起来,等到除夕时烧尽,可以祈愿平安。三、秋按三处,气血更通畅1.列缺穴:润肺祛燥前臂靠拇指一侧,距手腕横纹约1.5寸。按摩方式:用一侧大拇指的指腹轻压列缺穴,进行圆周揉按,3分钟左右,以局部有轻微酸胀感为宜,两手交替。按摩作用:此穴有助于宣畅肺气、疏通经络、利尿排湿。2.四缝穴:养心健脾位于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掌面,第1与第2关节之间的横纹正中点。按摩方式:建议用大拇指的指甲轻轻掐按每个穴位,反复刺激10至20次。按摩作用:四缝穴擅长健脾消积,对轻度食滞、食欲不振等现象,有一定的调节作用。3.涌泉穴:滋阴降火脚心最凹处即是,第2、3脚趾缝延长线与脚跟连线的前1/3处。按摩方式:掌心覆盖涌泉穴,顺时针或来回搓动,每次搓80下左右,至脚心温热为宜,再换脚操作。按摩作用:刺激涌泉穴可促进肾水上升、降低虚火,对于缓解烦热、安神助眠和滋养肾气均有积极作用。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
立秋,是告别盛夏的告别信号,也是生活节奏慢下来的温柔提醒。春种、夏长、秋收、冬藏,万物皆有时,人亦应顺势而为。养好脾胃,护好肺气,稳住心神,调整作息,方能不负秋光、不负健康。今日立秋,为自己也为家人,转发收藏这篇“四字诀”,把这份顺时养生的规矩记在心里。
![]()
![]()
![]()
![]()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自贡在线APP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自贡在线APP联系删除!未经自贡在线授权,禁止转载!举报电话:18909006163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