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正值枇杷上市的季节,社交媒体上也刮起了一股打野枇杷的潮流。在某社交平台上,搜索“成都龙泉有摘野枇杷的吗”有20万+篇笔记。不少人不仅分享自身“打野”的成果,还分享了路线和攻略,让更多人去采摘。
“树丫都被踩断了!”5月12日,一位原成都龙泉山居民告诉封面新闻记者,其家人虽然已经搬家,但每年都会回去采摘,发现果子被打野人采走了不少。
最近龙泉山打野枇杷的帖子不少
打野给农户带来不少困扰。记者还发现,就在上月底,龙泉山发生了打野引发索赔争执,几名游客未经允许摘取农户种植的枇杷。当地街道提醒游客不要私自采摘。
都市人迷上“打野”
野枇杷、野桑葚、野田螺……花样百出
都市人的“打野”内容有很多。在社交媒体上,网友们分享着各种各样的打野对象和打野攻略。
有人在都江堰百工堰徒步发现了野枇杷,称“那里是一片荒园,没人管理”。有人在龙泉山发现“野枇杷树密集到夸张”,并细致分享了路线。还有人说“龙泉后山樱桃沟内,路边有很多野生的桑葚树和野枇杷,一看就是没人管,可以随便吃。”同时分享了导航地址。
网友分享打野的地址
除了水果,还有人“打野”小龙虾、田螺、鱼。有人称,郫都区犀浦夜市后面打野,龙虾和鱼都有。 还有人分享,成都青龙湖野钓小龙虾的技术活。“成都兴隆湖摸田螺,太多了摸不完。”双流凤翔湖市政公园“捡不完的螺”。
对话果园主人:
虽然搬走没打理 但每年都会回去摘枇杷
“这几年突然打野兴起,原来没人的山,现在一天去好几拨人。”一位网友告诉封面新闻记者,其老家原来在龙泉山脚下,后面房子搬迁,山地上的枇杷树是其家人栽种的。因为山地距离现在的住处太远,不方便打理,但每年都会回老家摘枇杷。
也有网友公开反对打野的行为
实际上,早在2023年,就有网友分享“龙泉山野枇杷,白嫖”,帖子就遭到了不少人质疑。到底能不能打野?记者梳理发现,网友们存在较大意见分歧。“因为拆迁房子不在那附近,枇杷就被人偷走了……”有原主人抱怨。“搬迁后疏于管理也是别人家里的。”反对者态度坚决。“烂在地里不吃也是浪费。”支持者坚持己见。
继露营之后,“打野”近年来成为一种新风潮在城市人群之中兴起,成为亲近自然、拥抱自然的新方式。不少人把这份体验社交媒体,引发更多人扎堆采摘。
上述网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无奈地表示,“希望打野的人手下留情自己摘来吃了就吃了,不要喊一群人去摘,树丫都被踩断了。”
“有些农户虽然搬走了,但这些果树还是他们栽种的。”记者以游客身份致电龙泉驿区相关街道值班电话,相关工作人员建议不要随意采摘,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律师观点:
并非主人搬离后,果树就成了野生
就在上月底,一段“游客在成都龙泉山附近摘取枇杷被农户索赔400元”的视频,引起热议。当地柏合街道就此事发布情况通报,几名游客未经农户允许摘取农户种植的枇杷。经协商,游客支付农户30元作为补偿。
![]()
街道发布通报。
四川分忧律师事务所主任王仁根认为,果树是否有主,很容易判断。如当初的拆迁补偿协议约定了归属,那么所有权就归谁。如没有约定,就还是归原主人,并非主人搬离后,果树就成了野生或无主之物,谁人都可以据为己有。
至于是否构成“盗窃”?王仁根律师说,盗窃罪对所涉财产价值的认定有较高标准,或者需要短时间内有多次盗窃行为,偶尔摘果显然难以达到该标准,也不应动辄苛以刑责。
但是从治安层面来说,公安是可以根据情节处以警告、罚款甚至拘留的,如多次采摘、侵入私域、毁坏树木等,从民事角度而言,果主也可主张侵权损害赔偿。
王仁根律师提醒,莫把违法当时髦,切勿摘果酿苦果。无论何时,法律意识,边界感要有。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自贡在线APP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自贡在线APP联系删除!未经自贡在线授权,禁止转载!举报电话:18909006163
展开